調控奶量的關鍵

乳房本身調控奶量的關鍵成分(Feedback inhibitor of lactation: FIL)是一種奶水中的蛋白質

當乳房中奶水多時,FIL也多,會抑制接下來的奶水製造;反之,若乳房中奶水被移出了,FIL減少,奶水製造速度增加。
總之,奶水是「移出越多,製造越多;乳房越軟,製造越快。」
臨床上,有些家長習慣等到脹奶才擠奶或餵奶,這讓奶水製造速度下降,奶量將會漸漸變少。

有些家長以為軟奶就是沒有奶,一直擔心寶寶沒喝飽,想餵寶寶喝配方奶,其實軟奶也是有奶,而且奶水分泌速度更快,追奶時媽媽經常感覺軟奶非常正常
所以若希望奶量增加,請依照寶寶需求頻繁哺乳/擠乳;若希望奶量減少,請依照寶寶需求哺乳/擠乳之餘,勿過度擠奶,以免持續軟奶,反而讓奶水分泌更快更多。

調控奶量的關鍵做法很簡單:供需平衡

沒錯就只有這四個字。而且所有哺乳動物媽媽都是一樣的喔!大象、老鼠、獅子或狗狗的泌乳原理也是相通的^_^
如果寶寶出生後可以吸吮,請讓寶寶依照需求哺乳,這樣身體就會收到寶寶的「訂單」,製造出寶寶需要的「產品」喔!

如果產後母嬰分離或寶寶無法吸吮乳房,請媽媽規劃適合的擠乳模式,建立並維持泌乳量。

產後初期母嬰分離的合理擠乳模式:
7-10次/天,單次兩邊乳房加起來不超過30分鐘,手擠乳與正確使用擠乳器。
擠奶間隔:白天不超過四小時擠一次,晚上不超過六小時擠一次,夜間可以保持一次完整六小時左右的睡眠。

擠乳次數應該依照實際擠奶狀況與母嬰需求調整,例如奶量尚不足時需要頻繁擠奶,可能兩三小時就要擠奶一次。如果奶量已經足夠,可以慢慢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擠奶次數。

如果擠奶不順利或擠乳時乳房不適,務必尋求泌乳顧問評估協助喔!千萬不要忍痛擠奶,每次在門診看到黑青的乳房都超級心疼的😭😭😭

Scroll to Top